我是老兵,危险的工作我先上(桂林免费建站)
2020-04-04 来自: 东莞虎门网站优化 浏览次数:1466
54岁的李立斌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主任,从医36年,曾参加过抗击“非典”的一线战斗,是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兵。在电视里看到与新冠肺炎搏斗的前线战友累倒在地的画面后,他坐不住了。话别妻儿,驰援武汉,相隔17年,他再次站在抗击疫情的暴风眼。
踏入武汉的那一刻,他便私下和医疗队长王伟林约定,“不要让年轻人冒险,我是老兵,有危险的工作,我先上!”
李立斌的战场是武汉协和肿瘤中心院区唯 一的危重症病房。但当他们看到病房后,全都傻了眼。“这原来是一个骨科普通病房,设施与危重症病房要求完全不同。”这可急坏了李立斌。要知道,正常改建危重症病房需要半年到十个月的时间,而武汉等不起。
医疗队与各方负责人想尽一切办法,才勉强为部分病房安装了排气系统,其余的则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、消毒机等设备降低病房空气浓度。“这已经很不错了,不少医院的条件比我们还差。”李立斌意识到疫情来得太突然,所有人都来不及准备。
但病毒不会等你严阵以待再发动进攻。病房完成改造的第二天,就有两名患者出现紧急状况,需要抢救性气管插管。这是一场硬仗。操作过程中,患者气道开放,医生距离患者不到20厘米,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。整个过程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,稍有犹豫,患者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。
“第 一个插管,我来!”李立斌说罢,迅速穿戴好防护设备,加入抢救。
李立斌在过去25年的重症病房工作中,更多的是在普通防护状态下操作。而现在,厚重的防护服和正压头套给手术增加了难度。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医护团队的高效配合,他利索地完成了两名患者的气管插管,再一次将悬崖边的生命拉了回来。
从病房出来的李立斌,脱防护服时腰痛难忍,吃了两片止痛药后才缓过神来。回想刚才的艰险,李立斌只是淡淡地说了句,“正压头套太珍贵了,我就想着一口气做完两例插管。”
情况在逐步好转,看着年轻的医护能在“火线”上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李立斌很是欣慰。